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工作动态 机关快讯
市纪委监委开展分类警示教育专题调研
发布时间:2021-02-07   来源:dzw_xcb   浏览次数:

近日,为推动分类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升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以案促改促治,市纪委监委开展分类警示教育专题调研。

调研座谈中,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各县区纪委监委分别进行了交流。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王海洋逐一点评,表示深受启发。

王海洋对下一步深化分类警示教育提出了三点思路。一是把握分层分类理念。针对不同行业、领域和群体,将贪腐典型案例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展现不同个案引出共性问题,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精准性,强化纪法震慑,引起共鸣和反思,避免沦为“围观”心态;同时做好上级有关精神传达,积极主动回应网络舆情等社会关切。二是做到三个注重。注重整合宣教力量。关注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和易腐群体,综合选取全市范围内的典型案例,开展市县联动、县区协作,由一个县区牵头制作行业专题警示教育片,连片成篇,推动全市面上开展警示教育、深化行业治理。注重深挖致腐成因。从制度缺失、监督缺位、心理诱因、行业氛围及外部便利条件等方面深挖致腐成因,避免工作走马观花、流于表面。注重把握受众心理。运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善用新媒体技术,秉持互动意识、精品意识,开展“碎片化”、“润物细无声”式宣传教育。三是强化九个技巧。开展警示教育,需要熟悉业务,认真研究,提前策划,系统集成,深入一线,嗅觉灵敏,联合协作,能力提升,吃苦耐劳。努力多出精品,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据统计,2020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拍摄警示教育片14部,开展多场分层分类警示教育,通报曝光并深入分析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侵害群众利益、安全生产、工程招投标、扫黑除恶、公安、国企、医疗卫生等领域典型案例109个,充分发挥了“不敢腐”的警示震慑作用,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不想腐”的思想和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