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工作动态 县区传真
淮安经开区:“以案为鉴”庭审现场开展警示教育
发布时间:2025-06-23   来源:dzw_xcb   浏览次数:

近日,淮安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组织全区党员领导干部共150余人,在区人民法院旁听科教产业发展办公室规划建设环保部原部长杨某涉嫌职务犯罪案件公开审理,“零距离”直击杨某一步步腐败堕落走上贪腐“不归路”,最终沦为“阶下囚”的违纪违法犯罪过程,向全区党员干部有力敲响了警钟。

杨某身为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与企业老板交往甚密,政商“亲”“清”关系不分,利用职务便利大搞权钱交易,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党的十九大后仍不知止,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给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在最后陈述阶段,杨某对自己的行为悔恨不已,“面对工程老板的利诱,我从一开始的排斥拒绝到半推半就,再到坦然接受,我的思想逐渐松懈,心理防线逐渐失守,被拉拢、被腐蚀,最后没能抵抗住诱惑,贪图享乐,成为商人老板的‘合作伙伴’‘谋利工具’,是我葬送了自己的人生,也给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更对不起组织多年的培养,我非常的后悔!”

“曾经的‘身边人’变成‘案中人’,我深受触动,这次庭审让我更加深刻感受到党纪国法的威严和违纪违法的惨痛代价。”参与旁听的党员干部表示,必须要深刻吸取教训,时刻紧绷纪法规矩意识之弦,牢记红线不可逾越、底线不可突破、高压线不可触碰。

“这是一起工程领域腐败的典型案件,科教办作为工程项目、资金资源较为集中的重点部门,部分岗位工作人员在长期与企业老板打交道的过程中信仰缺失、物欲膨胀,部门内部议事决策流于形式,招投标制度流程形同虚设,缺乏对重点岗位、关键人员的有效监督,最终损害了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要深入查找杨某案件背后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及时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涉案单位完善权力运行制度,斩断权力与资本勾连的纽带,坚决维护好工程项目领域的政治生态。”纪检监察工委有关同志说。

将警示教育课堂搬到法院庭审现场,是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深入开展常态化警示教育的有力举措,也是持续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以案件查办为抓手,充分利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分层分类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拍摄警示教育片、开展旁听庭审等方式,打好警示教育“组合拳”,不断筑牢全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朱海霞 侯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