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一纪检监察组积极探索派驻监督、审计监督协同联动,督促指导综合监督单位开展内部审计,通过信息互通、监督互动、成果互享,进一步放大审计监督的“经济体检”作用。
一是持续用力抓长效。坚持常态长效,连续六年联合市水利局党委,对18家市水利直属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开展“全覆盖”审计,重点审计财务收支情况、固定资产账实相符情况、津补贴和福利发放情况、“三公”经费支出情况、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等内容,逐一出具审计报告。
二是突出关键抓重点。督促市水利局每年开展省以上财政性水利资金专项审计和市级以上重点农水工程竣工决算审计,范围覆盖市本级及7个县区中型灌区改造、水系连通水美乡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水利专项资金,重点对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规范性、资金使用效益、制度执行等进行综合评估,年均规范水利资金多达数亿元。坚持举一反三、建章立制,针对审计发现的不足与问题,督促建立健全全市水利工程建设“三图七表”、《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稽察工作细则》等一批制度,进一步答好审计监督“后半篇文章”。
三是扩面提质抓提升。动态调整监督重点,逐步扩大内部审计覆盖面,推动市档案馆邀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对近两年财务收支情况、物资与服务采购、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招投标项目等内容进行内部审计。借助监督体系建设试点东风,督促并指导市水利局改变以往委托第三方审计机构内审的方式,建立财务审计内部监督工作组,抽调本系统财审人员开展直属单位预算执行审计,以战代训中提升财审人员专业素质与技能,审计成效实现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