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廉政广角 爱莲说
“清风盈淮”文苑丨《追光者》谷昭——淮安区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委副主任
发布时间:2021-08-30   来源:dzw_xcb   浏览次数: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山谷。为了追寻光和热,人宁愿舍去自己的生命。”巴金在《日》中写到。

巴金的《日》创作于1941到1942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抗战胜利前最黑暗的时期。那个时候的延安王家坪作为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机关所在地,却演绎了一曲气壮山河的交响曲,在血与火之中创造了辉煌历史,贡献了民族重量。

此时,我正走在王家坪。王家坪处在两座大山脚下,左边的叫脑畔山,右边的叫花豹山,一条清澈的小河从茂密的树林中穿过,恰如色彩斑斓的飞跃的花豹。阳光从苍松翠柏之间流泻出来,照亮连绵的群山和蜿蜒的河水,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质的光芒。从四面八方赶过来的人们,被几孔简陋的窑洞和几间朴素的瓦房所感奋,对这块土地上的每一寸草木所神往,因为他们和王家坪的气息是相通的。

当我们走进王家坪,走进这片黄土地的时候,就会想起曾经有一群衣着朴素但最为纯粹的人,他们如同种子一样埋在泥土,置身黑暗之中。但他们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股力量,吸引着他们用力躬起身子,冲破层层封锁,撕破黑暗的帷幕,飞蛾扑火般的去追寻黎明、追寻太阳,尘世间也因此而灿烂起来。

那股力量,就是光。那群人,就是追光者。

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期间,整整十个年头,这群追光者就是在这里,领导八路军、新四军进行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后来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十年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沧桑史来说,只是一个小小的顿号,但它却是那么浓墨重彩,那么深植大地,那么铭刻人心。

让我们把时光倒流到1946年3月11日,在王家坪一棵柳树下的小石桌旁,有一场父子间的谈话,被写进了历史。毛泽东同刚从苏联学成归来的毛岸英久别重逢。父亲多想把儿子留在身边啊,但是他却强忍住对儿子深沉的爱,这样说到:“你已经大学毕业了,但学的是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知识的一半,你还需上一个大学——劳动大学,在那里你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他要儿子去吴家枣园拜劳动英雄吴满有为师,上一年“劳动大学”。儿子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秋后,他背着自己亲手种植的黄灿灿的小米回来了。父亲看着身穿粗布衣、头扎白羊肚毛巾,面孔黝黑的儿子,用带着厚厚老茧的双手捧上这张实实在在的“毕业证书”时,微微笑了,那个笑容是一个父亲发自内心的欣慰,是一个革命者对另一个革命者的褒奖。

如今75年过去了,窑洞依旧、柳树依旧、石桌依旧,父亲和儿子的合影依旧那么清晰,清晰的让历史都不忍回顾。

看到父子俩在王家坪的合影,人们都难以相信儿子建国后会牺牲在朝鲜战场。父亲知道儿子牺牲的时候,抽起香烟,沉思许久才说:“打仗嘛,总难免要有牺牲。”这短短的一句话,该饱含多少厚重而深沉的情感。父亲把儿子牺牲后留下的衣物悄悄珍藏了26年,直到逝世后这个秘密才被发现。我不知道,他是否曾经在难以入眠的深夜,把这些衣物一件件拿出来轻轻抚摸。在这些衣物上,是否曾浸染过一个父亲滚烫的泪水。我不敢去想这些,想起来都会感到心在疼。那该是怎样的信仰之光,才能抚慰一个父亲内心的伤痕啊。

此时的王家坪是安静的,我却感受到一股强劲的力量,那是来自大地的力量。只要我们站在大地上,就能源源不断的从大地汲取力量,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如果我们离开大地,即使如古希腊神话中的安泰那般英勇,也终会失败。江河有源,大树有根。安泰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强大的力量,如果离开人民这个后盾,都会变得不堪一击。

1943年12月,为了交流大生产运动的经验,八路军总部在这里举行欢迎劳动英雄大会。朱德致欢迎词:“世界上真正的英雄是广大的劳动群众。在我们解放区,依靠广大群众的自力更生,才有今天的丰衣足食。” 他还勉励大家说:“温室里长大的花草经不起风霜吹打。不进火热的炉膛就炼不出顶好纯钢。”正是因为有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正是因为有了用火热的炉膛淬炼出来的“顶好纯钢”,军委礼堂里“为争取和平民主的新中国而奋斗”“庆祝抗战胜利大会”等条幅才至今依然鲜艳夺目,我们也才迎来了这金色的黎明。

“咚咚......咚咚...... ”这春雷一般响起的,是当地群众自发组织的延安腰鼓的表演。延安腰鼓号称“天下第一鼓”,在强劲的鼓点和高亢的唢呐伴奏下,他们跳起刚柔相济的舞蹈,唱起《信天游》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陕北民歌,展示出黄土高原朴素而豪放的性格,也饱含了对曾经居住在王家坪的那群人无尽的思念,诠释了党和人民水乳交融的深情厚谊。

王家坪静静的矗立在山脚、矗立在群山环抱之中。但王家坪的目光从来没有局限在眼前的山洼里,她的目光投放得很远,越过山川峡谷,越过黄土高原,也越过历史,甚至越过未来。

毛泽东无疑拥有这炯炯有神且极具穿透力的目光。1946年1月,毛泽东由枣园搬到王家坪。那个时候也许正是巴金笔下所写的黎明前的黑暗,有的人产生了悲观情绪。毛泽东冷静的观察着、思考着,在王家坪的窑洞里,写了《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等重要著作,展现了共产党领袖的深邃思想和雄才大略,拨开云雾见日月,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的信心。

苏洵《心术》云:“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但在历史长河中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毛泽东却做到了。1947年3月初,蒋介石出动大批飞机轰炸延安。毛泽东坐在王家坪的窑洞里工作,警卫人员请他到防空洞去,他说:“不要紧,窑洞这么厚”。警卫员拣了一块弹片给他看,他接过弹片掂了掂,幽默的说:“噢,这个很好啊!可以打两把菜刀用。”

3月16日,敌人逼近延安的南大门。大家劝毛泽东早点离开延安。他笑着说:“不要紧,来得及,大路朝天,一人半边,他走他的,我走我的。他在那个山头,我在这个山头,没有什么可怕的。”下午4点多,周恩来再次请毛泽东动身。他说:“好吧!吃罢晚饭再走!敌人要来就让他来吧!我们把窑洞打扫干净,桌椅放端正,茶壶茶杯摆整齐,告诉胡宗南,延安是我们的,我们还要回来的。”

历史完全证实毛泽东的英明预见。敌人占领延安一年一个月零三天后,延安又回到人民的手中。又过了一年,中国人民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

许多年以后,我站在王家坪,仍然在想,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那么淡定从容的自信源自何处?马歇尔来延安时参观了王家坪,就曾经带着疑问说:“共产党领导100多万军队,延安山沟里的统帅部却只有这么点儿大! ”毛泽东说:“我们这个统帅部只发布作战命令,其他什么也不发。要衣服没有,要粮食也没有,要钱也没有,要枪要炮也没有。” 他们虽然没有粮食、没有枪炮,但是拥有信仰啊。他们的自信就来自于信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早已深深铭刻在山川江河。

今天,当我们怀着崇敬之情站在王家坪,不待风吹,就能听到一些声音,那是追光者的声音,是初春的声音,是种子发芽的声音,是黄河奔腾东去的声音,是太阳喷薄而出的声音,一声一声震撼着每个人的灵魂,一声一声叩问着每个人的内心。

这些声音里跳动着青铜一般的音符: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是我们最为深沉广博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