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23年10月30日至12月29日,市委第二巡察组对市妇幼保健院党委进行了巡察。12月29日,市委巡察组向市妇幼保健院党委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1.关于“调整发展方向不及时”问题的整改
成功与美国贝勒医学院关小明教授签约,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张宏伟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主任陆国平教授团队、江苏省肿瘤医院放射科赵玉年教授、南京儿童医院小儿泌尿外科陆如纲教授、南京儿童医院林刚教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王建华教授签订协议,定期来我院指导。设立成人外科,开设成人外科病区,先期招聘2名成熟型人才,目前已开展一般外科手术。已开设的眼科、口腔科、皮肤科门诊接诊的患者均覆盖儿童和成人。公开招聘成人内科3名研究生;成人外科2名研究生;儿童耳及听力保健科成熟人才1名(副主任医师)。根据市卫健委颁发的医疗机构许可证,我院两院区规划床位为710张床位,床位使用率达到85%。
2.关于“综合科室发展乏力”问题的整改
购买成人胃肠镜,安排相关内科医师进修,院内通过绩效考核手段加大内科扶持力度。明确乳腺科副主任李青国负责推进甲状腺外科建设。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王建华教授签订协议,设立甲状腺外科专家工作室。召开中医病案首页调研会,中医、医务管理、信息部门共同讨论。为满足老城区妇女就医需求,在人民南路院区开设妇科门诊的基础上,已开设妇科病区,开展妇科疾病诊治和手术。
3.关于“保障患者利益不到位”问题的整改
每月组织专家对合理检查、合理治疗等工作进行检查,做到诊疗服务“三合理”。严格按照《关于印发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样本外送检测暂行管理规定的通知》文件要求,切实有效落实外送项目审批程序。日常巡查中发现非院内工作人员采取干预措施,避免不法分子售卖商品或者其他服务,保护患者权益。
4.关于“医德医风建设不到位”问题的整改
调整医院行风及医德医风建设领导小组;开展了四场(次)医德医风专题培训,临床科室及管理科室参加了现场培训;召开病员座谈会,由院监察室牵头,医疗、护理、总务、医保、财务等职能部门参加,现场解决了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开展了三次全院各科室(尤其是门诊窗口科室)的行风工作制度执行情况巡查;委托第三方公司对6000名患者进行了满意度调查。1-6月份,全院医护人员退红包86人次,共计76000元,收锦旗91面,收到感谢信7封;根据《全省卫生健康行风建设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修订了我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行风建设和提升服务效能工作的实施意见》。
5.关于“服务基层患者不够有力”问题的整改
加大服务基层患者力度。开展适龄女生HPV疫苗接种服务;协助市卫健委修订了《2024年妇女两癌检查工作实施方案》;拟定《关于开展淮安市母婴安全专项行动的通知》,并配合市卫健委逐步落实。协助市卫健委、市残联拟定《淮安市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工作方案》。组织多领域专家深入基层开展业务指导。协助市卫健委开展市级妇女“两癌”检查现场质控,对基层妇女“两癌”工作进行督查及指导。按照市卫健委为基层减负的统一部署,参与对基层的联合半年督导。加强基层妇幼医护人员培训。举办淮安市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推广培训。组织全市妇女“两癌”筛查机构中负责乳腺超声初筛的检查医生来我院接受进修培训,目前已经进修60余人。举办多项市级专项培训,重点突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实操培训。
6.关于“管党治党责任履行不够严实”问题的整改
组织开展了专题学习《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完成制定党委主体责任清单,明确党委班子集体责任和班子成员个人责任,明确各党支部主体责任及履责的相关要求。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考核季度工单中的相关任务完成情况。把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纳入职能科室、临床业务科室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明确科室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7.关于“监督责任履行不到位”问题的整改
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组织党员干部和职工学政策、学党章党规党纪、学先进典型事例和反面典型案例,推动医院党风廉政教育走向深入。观看警示教育片《破解独有难题》,赴淮安市看守所开展沉浸式廉洁教育活动,召开“以案为鉴正风肃纪”警醒研讨会等。召开重点科室廉情分析会,对科室廉政风险和履责风险源点进行全面排查,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对招标工作整改情况进行跟进监督。重新修订零星采购(0.5万元-10万元)流程暂行规定(试行),规范采购流程。
8.关于“部分班子成员担当意识不强”问题的整改
优化了班子成员分工,梳理研究日常工作中不同分管领导易于扯皮的部门和工作职责,予以优化调整。规范了办文办事流程,按照工作性质由党委书记或院长进行指定,一旦指定则相关分管领导和部门须严格执行,不执行者按照新修订的绩效考核指标进行扣罚。在研究、制定、部署和落实“三重一大”事项前,及时进行沟通,达成共识取得相互支持。
9.关于“组织建设存在薄弱环节”问题的整改
采取中心组学习的形式,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接受民主集中制教育;认真开展民主生活会,对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整改,对民主集中制的薄弱环节认真加以纠正,使学习效果充分体现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党委会议事规则,落实党委书记末位表态制。修订完善干部选任实施办法。临床业务科室干部与职能科室干部选任严格按照《市妇幼保健院管理干部选任工作实施办法》执行,进行统一化管理。完善民主推荐前的相关程序,在“党委会研究通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方案”之前增加“分析研判与动议”环节。严格执行《市妇幼保健院重点科室重点岗位轮岗制度》,人事科、信息科等6名中层已经轮岗到位。持续完善绩效分配方案,以保证绩效的稳定性。
10.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问题的整改
健全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印发《2024年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及时调整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纵深推进意识形态管理。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抓日常抓过程”,健全分析研判机制,及时收集研判信息,宣传、信访、医患等条线,按时进行舆情研判信息汇总分析,舆情风险分级管控,风险从苗头管起,织密扎实意识形态管控网络。要求全院职工谨言慎行,强化政治判断力和领悟力,不发表任何非议党的言论,坚决抵制一切与党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行,做到政治上清醒、意识上明白,知行合一。严格执行《关于印发〈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加强微信、QQ群等管理制度〉的通知》文件要求。
11.关于“党建工作不够扎实”问题的整改
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每季度专门研究部署一次党建工作,挂钩领导每人每月到联系点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各党支部书记研究谋划本支部年度党建工作、深入推进落实“一支部一品牌”工作。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有关要求,纠正党支部发展党员“坐等上门”思想,将发展党员工作的落实情况纳入党支部书记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
12.关于“上一轮整改成效有差距”问题的整改
持续加强三级质控工作,落实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工作。科室质量小组活动定期开展;每周开展院级质控检查工作;各临床、医技科室业务骨干组成质控员小组,共同对核心制度执行、病历质量、临床路径指标、手术安全等工作进行常规检查;医疗总值班每天对各病区科室病历质量等进行检查。以上检查结果,通过创办医疗质量月刊,每月通过OA发布;每月召开由主要领导参加的科主任交流会,通报各科室医疗质量指标和质控检查结果。各科室、个人针对检查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反馈,确保质控机制的长效运行,每季度由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对三级质控的成效进行监督检验。
13.关于“妇幼科室优势不显”问题的整改
召开科主任述职会,各科室重点对2023年情况总结和2024年学科发展规划前5个月执行情况进行汇报总结,对照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技术标准,弥补技术差距。靠大靠强,积极推进沪淮、宁淮合作,引进专家。充分利用美国贝勒医学院关小明、上海仁济医院刘开江、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张宏伟、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陆国平等专家的专业技术和学术能力,提高我院相关诊疗技术。目前关小明教授和我院相关专家已开展了多例妇科手术中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应用。
14.关于“人才结构不够科学”问题的整改
科学制定招聘计划、增加参加全国各类卫生人才招聘会频次、拓展招聘渠道、加大高层次人才投入与引进力度等方式。制定发布淮妇保党〔2024〕13号《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临床医技科主任岗位聘任制管理暂行规定》,眼科主任已经调整到位,更年期保健科、青春期保健科和妇女心理科等科室重组合并为妇女保健科,高危儿管理科、儿童生长发育科、儿童心理健康科合并为儿童保健科,统一协调管理。做好医技科室人员培养工作,根据需求开展高级职称人员的引进工作。
15.关于“科教能力较为薄弱”问题的整改
2024年上半年分别邀请扬州大学、南昌大学专家来院对我院科研人员进行国自然、科研工作、实验室建设指导授课。2024年7月我院儿童康复科高晶博士的课题获批江苏省科技厅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派员赴苏州儿童医院科研进修学习实验室管理及常规仪器设备使用及维护,回院后对实验室常规管理制度,预约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目前儿外科、儿童康复科两个市重点实验室已正常投入使用。积极加大与扬大、徐医等高校联系,今年徐医首次派出8名儿科临床医生至我院进行为期一年的临床实习。
16.关于“深化内部改革不彻底”问题的整改
优化部分职能科室。近期将按照内设机构审批相关规定及干部管理权限和审批流程,对第二门诊部主任虚任进行整改,其人员和职能分流至空缺职能部门,同时对部分职能科室负责人和重点岗位人员进行轮岗。梳理全院职能科室工作职责,视“劳动强度”大小,将部分工作职责由业务繁忙科室调整至工作内容较少科室。
17.关于“‘一院两区’协同发展不到位”问题的整改
制定住院病区激励方案,优化产科中长期规划,提升服务能力。富城路社区服务中心已开展孕妇建卡职能,成功解决孕前、孕期、产前、分娩、产后等一站式服务问题,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在人民南路院区重新开设妇科病区,解决老城区妇女就医需要。两院区各配备了中药熬制设备,满足两院区临床需求。标本运送已改进采用扫码枪方式进行,实现两院间运送高效衔接。信息统计中心编制两院区业务协同系统管理平台技术参数修订稿,逐步实现跨院区患者转介、会诊、医保结算等医疗业务同步,达到两院区医疗、质量管理、运营一体化。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方式:电话80900377;电子邮箱hafybjyjcs@126.com。